南阳,古称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华夏五千年文明中,南阳以其浓郁的人文精神、丰富的历史古迹,铸就了既丽且康、人杰地灵的辉煌篇章。黄河、长江、淮河三大江河流域在这里交汇,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关中文化的交融,塑造了南阳文化特有的品质和气度。
南阳市博物馆(渠首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南阳市美丽的白河之滨,国家二级博物馆,馆藏文物5万余件(套)。2021年1月1日,南阳市博物馆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成为豫西南最大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文化新地标。新馆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由公共服务大厅、基本陈展区、专题陈展区、临时展览区、藏品库房、文物修复区、青少年研学区、智慧指挥中心、报告厅、餐厅、咖啡休闲区、文创展示区、办公区等组成,集文物收藏、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科学研究等多功能于一体,配有先进的电脑网络系统、多媒体触摸屏系统、数码式语音导览系统及多功能厅,可接待多层次的学术会议。
南阳市博物馆重点陈列展览有“文明在宛——南阳历史基本陈列展”,专题展览“古玉撷英——南阳古代玉器精品展”“致敬青铜——南阳青铜器精品展”“陶铸汉威——南阳汉代陶狗展”“渠首遗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阳段文物保护成果展”,共展出文物5000余件(套),年接待观众72万人次。
第三单元 南都帝乡·股肱望郡 以最具代表性的瓦房庄冶铁遗址、两汉画像砖石等器物为重点,着力讲述召父杜母、张衡、张仲景、诸葛亮等名人故事,展现了南阳在古代中国的历史高度与华丽盛景。大汉雄风,已然成为南阳历史文化的标志。
第四单元 民族融合·繁华重现 以历史事件为轴线,辅以瓷器与南阳邓瓷、邓窑遗址、铜镜等展品,记录了这一时期的动荡与融合、信仰与市井的转变,呈现民族大融合背景下的南阳故事。
第五单元 南船北马·梅城风华 以城市变迁、商业交流与市民生活等内容,韶续中原、荆楚、关中三支文化交汇的基因,展示了明清时期城市繁荣、商旅繁盛、崇文重教的风貌,体现了南阳特有的文化品质和气度。
展览以南阳古代文明为主线,990多件馆藏文物为见证,1236块展板、47个场景为辅助,68套新媒体技术设备为补充,通过2800米的展线集中展现了南阳文化的根源性、连续性、融合性和创新性。
展览立足于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传承与共享,致力于向观众传递地域历史文化信息。在内容上引入南水北调、南阳黄山遗址等最新考古发现和成果,提升了展示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在展线设计上充分利用多阶旋转上升的立体空间,打造出无障碍参观路线,逐级展示精品文物,营造出盘旋腾飞的巨龙之势。多媒体与新媒体技术交互应用,实现了线上线下互动与沉浸式体验共融的效果。定时推出的汉代《七盘舞》《建鼓舞》等乐舞表演,丰富了展览内容,拓展了展览空间,延伸了让文物“活”起来的内涵。展览得到众多媒体的关注与报道,累计897篇;结合展览开发的文创产品198类,深受好评。南阳市博物馆基本陈列自开展以来,累计接待观众达72万人次,已成为南阳网红打卡地和“城市文化会客厅”。
躬耕南阳,宛博人努力践行成果共享;文明在宛,南阳故事让中原文化更出彩。
奉献精神打造南阳最大城市会客厅。2020年12月12日,武侯祠博物馆从南阳市博物馆分离,宛博45名员工和15名讲解员建立台账,组建专班,定时间、定任务,大家团结高效,开拓创新,加班加点打造新南阳市博物馆。12月29日,临展厅、文创厅、咖啡厅、报告厅等具备开放条件,2021年元旦举行了开放仪式。元旦后,重点打造基本陈展“文明在宛”和四个专题展。全体工作人员分成4个专班,分别负责调文物、布展、组织讲解员培训和提升安防工程、熟悉安防设备。全体人员加班30天,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日,几乎每天工作到夜晚12点。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中午在会议室、报告厅吃盒饭,吃饭时也是开会时,大家边吃饭边讨论。累了就躺在沙发上、趴在桌子上、坐在地上稍事休息,起来接着干。这30天,没有一个人请假、没有一个人掉队。就是这种奉献精神,让博物馆实现了春节全面对外试开放,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评价。为了感谢团队,202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博物馆把全体工作人员家属请到馆里,用图片的形式向他们汇报了大家在新馆的工作情况,他们没有一个不掉泪。大家现在经常开玩笑地说:“过去加班不习惯,现在不加班也不习惯。”同时,2021年还举办了多个临时展览,其中1个获得河南省优秀陈列展览,1个获得河南省重点推介展览,博物馆还被南阳市党史学习办公室定为学习教育点。
担当精神高规格承办省国际博物馆日活动。2021年春节后冲锋的号角再次吹响,博物馆召开专家论证会,听取各方专家意见,对陈展进行全面提升。这一次提升又一次加班26天,陈展全面提升完毕。5月1日下午,馆长王晓杰做了个手术,下了手术台就赶到单位和大家一起加班,这一晚宛博人加班到凌晨4点。河南博物院党委书记万捷说:“南阳市博物馆创造了奇迹,时间这么短,工作量这么大,我们想都不敢想。”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河南省主会场设在南阳市博物馆,南阳市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党组书记宋丽萍、省文物局局长田凯,及各地市文物局局长、博物馆馆长等出席仪式。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发来贺电。同时,还召开了河南省博物馆馆长论坛、全省文博文创工作大会。南阳市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在全国引起轰动,新华社、学习强国等媒体进行了全面报道,并给予高度评价。“这是南阳第一次承办省博物馆日活动,也是效果最好的一次。”河南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康国义说。
创新精神获省局南水北调渠首博物馆批复。南水北调时南阳出土了大量文物,但大都在考古发掘单位。为了使这些文物能留在南阳,展示给大家,馆长王晓杰带队到河南省文物局向田凯局长汇报,在其关心、支持下,一周后收到了《省文物局关于南阳市博物馆加挂南水北调渠首博物馆牌子的批复》。有了批复就开始筹备开办南水北调考古成果专题展,从讨论方案到南调办收集资料,再到郑州市博物馆、淅川文物整理基地、南阳市考古所等单位调取文物,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各部门大力支持下,经过3个月努力,2021年10月1日举行了渠首博物馆揭牌及开展仪式,受到社会一致好评。南阳市文化局原副局长王建中看到媒体报道后激动地给王晓杰打电话说:“晓杰,我想了这么多年的事没办成,你实现了我的愿望,你给南阳文物办了一件大好事!”
务实精神开发研学课程打造品牌活动。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南阳市博物馆副馆长王玉君集思广益,带领宣教团队,结合南阳市博物馆实际,研发了10个研学课程,形成“小小考古家”“小小讲解员”两个研学品牌,开放日每天都有研学团队走进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同时,结合建党100周年,举办了“颂党恩 讲红色故事”研学活动,很多单位党日活动也走进博物馆开展研学,重温入党誓词。目前,已累计接待研学人数突破8万人次。因此,博物馆被评为南阳市研学基地、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河南省研学精品课程和精品线路之一。
全体宛博人秉持奉献、担当、创新、务实的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忠诚担当,精心打造智慧博物馆,南阳研学旗舰,争创国家一级博物馆,把南阳最大的“城市文化会客厅”打造好。
原载2022年3月22日《中国文物报》;《中国文物报》官方微信公众号“文物之声”3月24日转发。
地址:南阳市鼎盛大道369号(光武大桥南段向南980米路西)
官方网站
博物院微信号
知府衙门微信号
张衡博物馆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