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电话:0377-60163696 人工预约平台

文博资讯

宣传推广
“汉酱杯”征文选登之十二 ∣ 赵晓雨:一座仓楼的回响
2022-08-29

在博物馆里搜寻建筑类文物,是自己略显偏执的职业习惯。即便还称不上一名优秀的建筑师,我还是巨细无遗地把宛市的博物馆查访个遍,最终,我找到了这件心仪的宝贝——黄釉陶仓楼。


当鲁迅先生那冷峻的眼神正在为中原腹地一些汉画像石焕出异彩的时候,其实还有一些更加精美的瑧品,正静静地躺在地下睡着大觉。1973年,南阳北郊石桥王寨村的几个村民,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了一座古墓,他们觉悟很高,立即把此事报告给了文物部门。经南阳市博物馆的专家们鉴定,这是一座汉代地主豪绅的墓冢,里面遗存有汉画像石二十块,刻画像三十二块,其中不乏一些耀眼的稀世珍宝,如“蚩尤旗彗星图”。尤其值得提及的是,在这些石刻艺术品的旁边,还躺着一件行将破碎的建筑明器——黄釉陶仓楼。


建筑明器是古人用来随葬的建筑模型。与那些精美的汉画像石相比,这件陶仓楼显得有些黯淡,甚至拙劣。在1982年第1期的《中原文物》上,署名为“仁华、长山”的作者这样描述它:“黄釉,面阔两间,平面呈长方形,通高64,进深24,阔46,前面有墙围成小院,院墙有三门,中间门大,两侧门小,均无门扉。悬山顶,前后出檐,两坡皆有瓦垄。屋脊两端各设一天窗,顶为四阿式。前檐下有两朵斗拱,无柱,下设楼板,把走廊分为上下两层。两山墙外部各置有斜坡楼梯,分别通向楼板两端。楼板两端又置马鞍形楼梯,分别同向檐下二小门,以作堆放粮食之用,下层中央开设一大门,三门均用长方门板封堵,外有穿条固定。另外,在两山墙和后墙上部均开有风孔。”表述准确而精当,仅214字,却深深地吸引了我。但同时,这组数字又让我心生敬畏——50年来,伴随着这座陶仓楼的发掘、修复与保护,为之付出努力的人,一定不止214个。


历史上曾有不少的盗墓贼光顾过这座古墓,汉画像石笨重难运,为何这座仓楼也得以幸免?是单纯的陶质属性保护了它吗?在墓冢四周巡睃,可以看见,东边一公里是大科学家张衡的墓冢,再远一点是汉代鄂城遗址,一个地主豪绅的墓冢在这些形胜旁被漠视,或是冷遇,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仓楼走进墓冢,其实也经历了艰难的历程。仓是储存粮食的设施,最早的形制是新石器时代的窖穴,尔后随着人类的发展,才一步步走出地面,走向高处。庞大的体型和完美的功能,很快让它成人们寄托梦想的神器。“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黍稷稻粱,农夫之庆,报以介夫,万寿无疆。”《诗经》里的记载仿佛让人看到了一场载歌载舞的祭祀盛会,以至于夏、商、周三代到春秋时期墓冢里的粮仓都是以礼器被供奉。战国时期,战乱频仍,人们生活艰难,对待明器也趋于现实,墓冢里的粮仓终于以生活用度的面目被保存开来。


但威仪四方的大汉王朝又一次改变了粮仓的命运。虽然历经朝代更迭,但死后升仙的愿望却始终盘亘在国人心头,尤其是那些朝堂上的君主和庄园里的豪绅。鲁迅先生曾说:“中国人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日炽。”想成仙,地面上就要建高楼,因为“仙人好楼居”;想成仙,墓穴是最后可以寄托梦想的地方,必须要竭礼厚葬。而汉朝又奉行儒学,不但推行“举孝廉”制度,“事死如生,事亡如存”、“慎终追远”等“孝悌”思想又在推波助澜。现实中,“大一统”的开疆拓土不但让匈奴退避三舍,社会财富也得以快速积累。于是,自上而下,厚葬之风便愈演愈烈。汉代散文家桓宽在《盐铁论》中记述:“今厚资多藏,器用如生人”。“今富者积土如山,列数成林,台榭连阁,集观增楼;中者祠堂屏合,垣阙罘罳”。生活设施如仓、井、灶、厕也都纷纷走下厅堂,走出院落,走进了漆黑却又穷奢极欲的墓冢。《墨子·节葬下》曾记载:“棺椁必重,葬埋必厚,衣裘必多,纹绣必繁,丘陇必巨”。范晔的《后汉书》也曾记载:“是以华夏之士,争相陵尚,……殚家竭财,以相营赴。废事生而营终亡,替所养而为厚葬,岂云圣人致礼之意乎?”恰巧,秦汉又是中国建筑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尤其是西汉末年的楼阁式建筑更是出类拔萃。作为身份和财富的象征,又寄托着升仙转世的超凡梦想,粮仓终于完成了它的华丽转身,由简陋低矮的库房变成了雄伟高大的楼宇,继而被制成精美的明器,成为随葬品中不可或缺的宠儿。


凝视这座黄釉陶仓楼,我总被一种复杂的情绪所困扰。在地域的维度里,中原乃至全国出土的陶仓楼已是枚不胜举,单焦作地区就已出土近200件,这件明器虽来自帝乡,但也只能算是沧海一粟。在科技及建筑学的维度里,焦作地区出土的陶仓楼最高已达七层,防潮、通风、复道行空,密排瓦垄,辅首衔环……所有民族及现代建筑的元素,几乎都能寻见踪迹,而这却是一座只有三层、且没有柱子的“砖混结构”,甚至连门扉都没有,实在称不上是一部扛鼎之作。但不知怎的,我依然无法把视线从它的身上移开。


于是我想起了一则故事。梁思成先生当年曾拿着一件出土的汉代陶猪对学生们说,你们若是能从中这件明器上体味其美感时,便可从建筑系毕业了。难道,我也中了梁先生的道吗?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这是《诗经》为中国古代建筑描摹的最初形态。建筑明器是地面建筑的影子,是地面建筑美品的模拟。黄釉陶仓楼,它能守护这来自远古的遗芳吗?我开始在214个抽象的文字里仔细寻找。


“陶”和“黄釉”,昭示着仓楼泥土的属性,而中国建筑最为代表性的符号就是土木结构,泥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它体现着我们先祖对大自然的殷殷深情,也为自己打上了鲜明的血统标签。


“平面呈长方形,通高64,进深24,阔46”。这是黄釉陶仓楼的立体尺寸。从正面看来,这座长方形建筑的宽高比例为0.718,但刨除凸出屋顶的天窗,这个数字便立马接近到了0.618,这可是设计学中的黄金比例啊!黑格尔曾提出,建筑之美是要靠“各种比例关系的和谐”来展现。最初建造这座陶仓楼的匠人或许只是无意之举,但很神奇,他意外地契合了产品设计的美学原理,首先从造型上给人以美的愉悦。


“面阔两间,院墙有三门”。“间”是我国房屋建造的基本构成单位,“面阔两间”可能受限于面积,为何还要在院墙上开出三个门,把整个建筑外观格划成三间呢?原来,国人建房自古以来都遵循“尚中”的思想,讲究左右对称和均衡之美,而“三”及其它单数的居中格划更容易让人们获取这种心理感受。另外,“三”也透露着中国古代阴阳学说中“数”的玄机。《周易·系辞下》中说:“阳卦奇、阴卦偶。”奇为单,偶为双;奇表阳,偶表阴。中国古人喜阳恶阴,故房屋的开间、层数甚至是楼梯的台步数都常为单数,极少偶数。作为摹仿地面建筑的建筑明器,黄釉陶仓楼依然遵循了这一原理,“三间”,“三层”,都体现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敬畏。


“前面有墙围成小院,两山墙外部各置有斜坡楼梯”。建一个粮仓,还要附设一处院子和一对室外楼梯,何故如此冗杂呢?这,又要从建筑设计的稳定性说起。在中国古代建筑设计中,建筑物的稳定性主要体现在台基上,台基宽厚,稳定性就强,反之就给人头重脚轻的不适感。若是没有台基怎么办?聪明的古人就设法附设一小院,视觉效果便与台基相似了。另外,在屋身设计上,长方形较圆形等其它形状更具有稳定性,若是再从屋外两侧各加设一道楼梯,那样就更让人感觉“稳如泰山”了。


稳定是理性的,但并意味着呆板和僵化,这座陶仓楼的建造者同样意识到了这一点。“悬山顶,前后出檐,两坡皆有瓦垄。屋脊两端各设一天窗,顶为四阿式。前檐下有两朵斗拱。”悬山顶是大屋顶,是建筑物美丽的冠冕,也是古人理性和浪漫的交织。在这座仓楼上,院基宽阔,屋身挺拔,“马鞍形”的内楼梯与“斜坡形”的外楼梯交相紧束,主体最高处是宏大的悬山顶,凸出的天窗上是优美的四阿顶,再配以两朵灵巧的斗拱,可谓是瓦垄伏波,檐角飞扬,不但消除了建筑本身的笨重和僵拙,塑造出雄伟、灵动和飘逸的建筑韵味,还对建筑物本身的下沉感造成了强烈的反制和超越,给人以动静交替、虚实相济的心理享受。


最后,我还想说说这座仓楼上的门和窗,虽然只是具形,但同样表明了它们的存在。东汉训诂专著《释名》中曰:“门,扪也,为门幕障卫也;窗,聪也,于内窥外为聪明也”。但这仅仅只是描述了门和窗的单项功能。侯幼彬先生所著《中国建筑美学》中说:“门具有人流、物流、采光、通风的流通功能,也具有紧闭、防卫、挡风、防寒、隔音的防护功能。窗具有采光、通风、视线外窥、景物内透的流通功能,也具有阻寒温、避免噪音、挡虫鸟、保护隐私的防护功能”。门和窗作为房子的眼睛,不但要外观美丽,还要用诸多功能去诠释房子无穷的魅力。黄釉陶仓楼的院墙开有三门却均无门扉,是否还隐藏着其它不为人知的秘密?天窗上开着的两个洞口,多像一双深邃的眼睛,默默地观照着世道沧桑和因果轮回。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建筑的本质是使人安居下来”,又一位哲人曾说:“不只是身体,灵魂也需要一个栖息地”。在古人的眼里,安顿身体和灵魂的家园可以是房屋,是佛教寺庙,但死后便只能是墓穴,是那些精美的建筑明器,它们将生与死、灵与肉巧妙地联系起来,架设起一道由此岸到彼岸的灵魂通道,并赋予它宗教虔诚般的精神慰藉,由此看来,这些陶仓楼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它们无愧被瞻仰。


而我们呢?若是能够聆听到这些来自地下的回响,哪怕只是片面地继承它们的一些形状,意境,或是美感,也算对得起一千多年的岁月蹉跎了。


征文汇总:

“汉酱杯”南阳“文物故事”有奖征文大赛启动

征文选之一 ∣ 杨安琪:灰陶豆的前世今生

征文选登之二    ∣  马富海:追寻“泗水捞鼎”汉画砖的神奇

“汉酱杯”征文选登之三  ∣ 姚河予:清代“万年感恩碑”入驻府衙博物馆

“汉酱杯”征文选登之四 ∣  邓心怡:我可不是一只平凡的“修勾”

“汉酱杯”征文选登之五 ∣ 姚寿忠:南阳卧龙岗“千古人龙”石牌坊的前世今生

“汉酱杯”征文选登之六 ∣ 欧文灿:紫玉山“樊重石室”

“汉酱杯”征文选登之七 ∣李远:明世宗钦定御碑赐南阳

“汉酱杯”征文选登之八 ∣ 王德新:那人间的最后一祝

“汉酱杯”征文选登之九∣左德浩:遗风千载留书台

“汉酱杯”征文选登之十 ∣ 时少东:汉画一梦,托付千年

“汉酱杯”征文选登之十一 ∣李漠金洋:穿越百年的玉杯


策划/校审: 王晓杰

制作/编辑: 李   远


官方网站

博物院微信号

知府衙门微信号

张衡博物馆微信号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南阳市博物院版权所有

官方网站

博物院微信号

知府衙门微信号

张衡博物馆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