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汉代陶狗,是墓葬中出土的陶塑艺术品,出土数量较大,制作精美。它们或立姿,或卧姿,造型朴素自然,又充满艺术的夸张、变形,无不栩栩如生,各具风采。它们与南阳汉画像石、汉画像砖一起,被称为南阳文物中的“三宝”。
这只陶狗,出土于南阳市麒麟岗,呈左卧姿,四肢葡匐于地,昂首,竖耳,鼓目,长吻,面部棱角分明,口微张,牙齿尖利。爪部刻出三道凹痕.。整个面貌呈现出机警、戒备的状态。
西汉时,南阳是全国六大都市之一,曾有“富冠海内”之誉;东汉,南阳为“帝乡”,政治、经济、文化都处于全国显赫地位,皇亲国戚、开国元勋、名门望族云集,豪强地主势力膨胀,他们“声色是娱,犬马是好”,豢狗之风十分盛行。这些人,生前以狗为珍玩,死后以狗为冥器,认为狗可以辟邪、求福,保护墓主人安享地下太平。因此,每墓无论形制大小,皆有陶狗随葬,陶犬成为南阳地区汉墓中富特征的随葬品之一。
从南阳汉墓出土的陶狗看,种类分守犬、田犬和食犬,形象各有特色。守犬,正卧或侧卧于地,引颈昂首,双耳竖起,警惕性十足。猎犬,个个长喙竖耳,体形轻捷剽悍,上述陶狗即为一只猎犬。食犬,蹲卧或侧卧,膘满肉肥,大耳下垂,睡眼惺忪,形象懒惰。另外,南阳汉墓还出土有一种小型狮子狗(哈巴狗),它们短腿大身,前肢背部饰有彩带,颈部戴有项圈,项圈与彩带之间有供主人牵拉绳索的钮鼻。通体饰红黄釉或绿釉,四肢站立,昂首仰面,作献媚主人之状,为贵族玩赏之物。
南阳汉代陶狗,造型丰富多彩,形神兼备。雕塑方法有手工捏塑、模制及模制与手工捏塑相结合等。崇尚写实,又不失夸张变形。汉代艺术家,通过对狗的不同特点及瞬间动态进行观察,创作出了立、卧、蹲、坐、趴等不同姿态的逼真造型,再由形显神,把狗的温顺、警觉、凶猛等特性塑造出来,再现了现实生活中狗的各种视觉形象。但在塑造守犬、猎犬和食犬等不同类型陶狗时,则把它的主要特征加以夸大,使其特征更加突出,形象更加生动,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创造了以形传神,气韵生动、千古不泯的陶狗艺术形象。
地址:南阳市鼎盛大道369号(光武大桥南段向南980米路西)
官方网站
博物院微信号
知府衙门微信号
张衡博物馆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