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府衙豫南首郡坊,位于府衙大门前,是一座三间四柱式石牌坊。 该坊于2018年底重建、彩绘完成。它的设计重建是:1、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其正面书“豫南首郡”,背面书“承流宣化”;2、根据2007年4月,在对南阳府衙照壁进行大修时,于原照壁地基下发现4块牌坊夹杆石和数块抱柱石,推测应该是明代遗存构件(历史资料记载:豫南首郡坊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清代因之。)。
牌坊这种中国传统建筑中用于标榜功德、彰显地位的纪念性门洞式建筑,形成了府衙的礼仪性出入口,增强了府衙建筑的庄重感。
坊额“豫南首郡”、背额“承流宣化”,是对南阳府作为豫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历史定位的官方认证,彰显了南阳府在豫南的核心地位,昭示了南阳在豫南地区的权威性与重要性,传递了统治者对南阳战略地位的重视,具有宣传教化意义。
该坊不仅是南阳作为豫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实物见证、为研究古代官署制度提供珍贵标本,更是南阳历史地位的象征。它无声诉说着这座城市作为豫南政治中枢的辉煌过往,与南阳府衙共同构成了了解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与文化的重要窗口。
坊额:
1、“豫南首郡”
意思是河南南部第一郡。
2、“承流宣化”
“承流”是继承思想传统;“宣化”是宣传教化。核心含义是官员要执行朝廷各项政策、规矩用以教化民众,强调“宣布恩德,承受风教”的社会治理功能。典出《汉书·董仲舒传》:“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使承流而宣化也”。
地址:南阳市鼎盛大道369号(光武大桥南段向南980米路西)
官方网站
博物院微信号
知府衙门微信号
张衡博物馆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