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天文学家、科学家,张衡深谙四时运行的规律;作为文学家,他也用笔描绘四季更替的诗意画卷。今天,就让我们从张衡的作品中,体会他眼中的四季变迁与人生哲思。
在《二京赋》中,张衡描绘了春的生机:
“于是乎百卉具茂,草木萌生,和风解冻,万物欣欣。”
这是大地复苏的画面:春风吹散寒冬的坚冰,百花齐放,草木吐芽,生机蓬勃。
张衡眼中的春,是天地新生的象征。他既以科学家的目光观测自然万物的律动,也以诗人的笔触描绘生命萌发的喜悦。春,是希望与未来。
在《思玄赋》中,张衡写道:
“朱火赫以炎熇,百川沸而波扬。”
火热的夏季,仿佛烈火燃烧,大江大河都在翻涌。张衡以夸张的手法,展现出夏的旺盛与炽烈。
夏天在张衡笔下,不仅仅是气候的炽烈,更是能量的极盛。它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张扬,是自然力量最为奔放的时节。
秋分,是昼夜平衡的时刻,也是收获的季节。张衡在《归田赋》中曾写道: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秋菊盈园,兰桂并馥。登高望远,心旷神怡。”
田园之中,秋菊盛开,桂花飘香,流水潺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张衡笔下的秋,是平和而宁静的。他在官场失意后归隐田园,把秋日景象与归隐心境结合起来:在天地的平分点上,找到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秋分的“平衡”不仅是天文上的昼夜均分,也是张衡追求的人生之道:动静有时,进退有度。
在《西京赋》中,张衡写到冬的肃杀:
“玄冥司杀,白藏凝寒;霜雪交下,万物闭藏。”
冬天的天地一片沉寂,霜雪笼罩,万物潜藏于地下,等待春的再度来临。
冬是大自然的休养生息。在张衡眼中,万物蛰伏并非终结,而是新的孕育。他借此寄托对生命循环的深刻理解:冬的沉默,正是春的序章。
张衡通过四季的描绘,呈现出他对人生与宇宙的理解:
• 春天萌发生机,象征希望与未来;夏天火热繁盛,象征力量与辉煌;秋天收获平和,象征内省与安宁;冬天闭藏静守,象征沉潜与积蓄。
正如他在《思玄赋》中所言:
“乘云驾龙,逍遥乎太虚之外;与道冥合,乃忘乎形骸之内。”
这是张衡的人生境界:顺应四时,体悟天地,最终与自然合一。
地址:南阳市鼎盛大道369号(光武大桥南段向南980米路西)
官方网站
博物院微信号
知府衙门微信号
张衡博物馆微信号